孙吴玛瑙陨石之一
自然界到底有没有玛瑙陨石?这个疑问其实很幼稚,这与“地球上存在生命其它星球上也会存在生命吗”是同一含义。我们知道,石英是二氧化硅(化学分子式SiO2)的结晶体,而玛瑙则是石英晶体胶化脱水后的产物。矿物学对玛瑙的定义是:石英在低温热液条件下的胶体成因产物,主要产于喷出岩的孔洞中。现在姑且不论地球上玛瑙的真正成因,问题在于,做为宇宙中一个小小行星的地球若能产出玛瑙,那么在浩瀚宇宙中(包括类地行星)是否也存在玛瑙矿物?它们作为陨石是否已降临到地球?对此,我的回答是:宇宙中不但存在玛瑙,而且玛瑙陨石也早已来到地球,这是客观事实。在互联网上只要点击“玛瑙陨石”,常能见到具有陨击特征的玛瑙陨石图片,这足以证明了它的存在。来自北疆的孙吴陨石中就包含有大量的玛瑙陨石。孙吴陨石丰富的内涵超出人们的想象,在笔者当年所写的《孙吴发现彗星陨石》一文中虽提及发现玛瑙颗粒,但基于主题所限未在该论文中予以展开。而在民间陨石文化篷勃发展,人们的陨石认知力不断提高的今天,是该在孙吴陨石系列文章中补上这一篇了。
我所收集的玛瑙陨石主要来自孙吴陨石降落区一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少部分超出这个范围,但基本上均在孙吴县地域内。现经糸统整理和精选,按“陨石岩体内的玛瑙颗粒”和“单体玛瑙陨石”两部分加以系列展示和介绍,其中以单体玛瑙陨石为重点。
一、孙吴陨石岩体内的玛瑙颗粒。 砾岩结构是孙吴陨石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大小卵石由多种矿物元素组成,玛瑙颗粒也在其中。这与矿物学关于玛瑙是生成于岩浆岩裂隙孔洞中的理论完全相左。
标本一,见图1。
图1 标本岩体为金属矿物构成,间杂有少量卵石颗粒,质量大,密度高。其中的一个岩面展现出深沟高脊状的气槽特征。图1展示另一处岩表显露出的一块玛瑙颗粒的细部特写。此岩面为爆炸解体后的新鲜断裂面形态。玛瑙颗粒露出部分长约3.5厘米、宽约2.1厘米;玛瑙为半透明的浅黄色,体内呈现出玛瑙特有的条带纹路。当时爆炸冲击波瞬间揭去部分玛瑙外露体,创面呈微凹的平坦状。若是物理撞击,创面则呈贝壳状。
标本二,见图2。 图2
标本为金属物质结构,含有少量卵石颗粒,密度较高。图2展示一块露出岩表的玛瑙颗粒细部特写。玛瑙体露出部分约为2.3×2.1厘米,呈半透明的棕黄色,其表面呈现玛瑙陨石特有的桔皮纹特征,仅此一点就可推断孙吴陨石岩体并非这些玛瑙的原生地。
标本三,见图3。
图3 此图展示的三颗玛瑙、玉髓(未呈现条带纹路的石英胶化体)标本,均收集于孙吴陨石溅落区。与单体玛瑙陨石不同的是,它们均周身遍布来自陨石母体的基质包体,这表明它们与其它捡自陨落区的卵石颗粒一样,都是陨石爆炸解体后的产物。
以上标本仅是目前已见到的少数陨体内的玛瑙颗粒,由此可见孙吴陨石岩体内的玛瑙是广泛存在的。
二、孙吴单体玛瑙陨石。
单体陨石是指小天体穿越地球大气层在未发生爆炸解体的情况下陨落于地面的残体。单体玛瑙陨石在孙吴陨石降落区有大量发现,尤其是具备各种陨击特征的玛瑙陨石为数众多。玛瑙陨石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胶化体,已知是石英胶化脱水后的产物,它在陨落过程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易于被熔融胶态化而不易被熔融碳质化。玛瑙陨石和其它硅质陨石虽然不具备寻常陨石的黑色碳质熔壳但并不等于它们没有熔壳,只是这些熔凝后的硅质岩表不为人们所认识罢了。孙吴玛瑙陨石通过鲜明的陨击痕迹展示其自身的存在。本文所披露的玛瑙陨石标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陨击形态,令人震撼,它们不仅让我们眼界大开,更是揭示玛瑙陨石客观存在且勿容置疑的实物证据。本文将孙吴单体玛瑙陨石分为“陨击痕迹标本”和“呈现陨击撞入体标本”两部分来介绍,以直观标本图片为主,辅以文字说明。由于图片量大,故所示标本图片尽量予以精简。
1.陨击痕迹标本。
1)撞击坑玛瑙。
周身遍布撞击坑的玛瑙陨石最为常见,也最具代表性。玛瑙陨石撞击坑是在陨落时的高温高压环境中玛瑙处于重融胶态化的状况下遭宇宙沙砾撞击后而形成。撞击时段应发生在陨落后期,因温度递减,.玛瑙黏稠的胶态体渐趋冷却凝固,若此时遭沙砾撞入即会在形成冲击凹坑之际无法再予平复。这个形成原理同样适用于所有的陨击玛瑙。现特选三例撞击坑玛瑙标本予以展示。
标本四,见图4、图5。 图4
图5 标本重123克,棕褐色。图4展示标本的一面,呈现多处撞击坑,右下方的沟槽为天体碰擦的划痕,图5为对应面,大坑小坑遍布岩表。
标本五,见图6。 图6
标本重239克,灰橙色。图6展示标本的一面,该玛瑙显然历经太空沙尘的频繁侵入导致体内杂质过多而失去光泽,撞击使其卵形岩表伤痕累累。它就是一个真实而完美的敖游于天宇间周身密布大小重叠陨击坑的小行星。
标本六,见图7。 图7 标本重122克,黑灰色表皮。图7为撞击坑细部特写,呈现坑连坑、坑叠坑、大坑套小坑的特征,这是孙吴玛瑙陨击坑的经典形态。
2)撞击孔洞玛瑙。 撞击孔洞是撞击坑在陨击过程中的延伸。其形成原理与撞击坑相同,区别在于撞击物必须在玛瑙胶态体行将冷却凝固的极短时段内撞入,.此时玛瑙胶体因开始固化而无法闭合撞入通道。观察这类撞击孔洞玛瑙的关健在于孔洞口沿的形态,其口沿表皮均呈现自然向内塌陷状;而固态玛瑙在遭受撞击时会形成贝壳状创面,玛瑙只会被击碎而无法形成撞击孔洞。这鉴证了玛瑙体在尚未冷凝时遭到陨击的真实性。撞击孔洞标本要远少于撞击坑标本。
标本七,见图8。 图8
标本重187克,棕褐色。图8展示标本表面大小深浅不一的撞击孔洞。这种小孔洞的直径在0.1~0.3厘米之间,孔洞最大进深为0.8厘米左右。 标本八,见图9、图10。 图9
图10 标本重122克,棕黄色。图9为标本撞击孔洞侧面,紧挨着洞口尚有一个形态完美的撞击坑。图10为该孔洞正面。孔洞直径1.5厘米左右,进深2.5厘米。洞口的黑色物质决非碳质熔壳,而是撞入体自身特殊的矿物元素与玛瑙胶态体接触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这从该撞击孔洞附近三处小而浅的撞击坑也呈黑色即可得到印证。
标本九,见图11。 图11
标本重73克,淡紫色表皮。图11展示标本撞击孔洞的一面。孔洞直径约1.2厘米,进深1.1厘米。观察发现孔洞内的物质结构在冲击作用下已质变为颗粒状结晶体。 标本十,见图12。
图12 标本重79克,暗黄色表皮。图12展示标本撞击孔洞的一面。孔洞直径约1.3厘米,进深1.2厘米。洞口周围呈现三条长度不一的撞击裂纹。另外,孔洞底端突出一块有棱角的硅质矿物体,疑为撞入体,但由于其与周围岩体的质地、色泽很相似,故无法下定论。 标本十一,见图13。
图13
标本重67克,棕黄色。图13展示标本撞击孔洞的一面。孔洞呈狭长状,周围形成三条近乎等边的深度冲击裂缝,其中一条裂缝贯穿整个对应面。标本呈“天坑地缝”奇观。 标本十二,见图14、图15。 图14
图15 标本重134克,灰褐色表皮。该玛瑙为罕见的两次撞击成形孔洞标本。图14展示该标本的一个侧面;图15展示两次撞击孔洞的细部特写。孔洞呈2.9×2.3厘米的椭圆形,孔洞内已形成颗粒状结晶。观察的重点在于孔洞口沿,这个孔洞口沿表皮向内塌陷的部分已赫然被冲击波揭去,再结合孔洞内有两处撞击落点的迹象来分析,此标本的撞击孔洞应为两次撞击成形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