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我的论文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一页
       

 

  陨石富集区之最

  在我写作过程中,经常会想到“陨石富集区”这个词,因为孙吴陨石溅落区就是名符其实的陨石富集区。陨石富集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面积广袤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南极洲和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均为广义上的陨石富集区。狭义的陨石富集区是指汇集相对丰富陨石资源的有限区域。南极埃默里冰架东侧(座标东南极)的格罗夫山地区,被我国陨石专家称之为“是地球上已知最富集陨石的地区”。为此,我愿意拿孙吴陨石富集区与格罗夫山陨石富集区做一个比较,看看它们谁才真正称得上是已知陨石富集区之最。

  一,从地理范围来看,已知格罗夫山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千米,其中蓝冰总面积约560平方千米;孙吴县全境面积为4454平方千米,陨石溅落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陨石集中度明显高于格罗夫山。

  二,从标本富集成因来看,格罗夫山陨石富集区源于冰流搬运作用和下降风揭示作用双重因素;孙吴陨石富集区则源于一次或数次的陨石降落事件。

  三,从标本居地年龄来看,格罗夫山陨石绝大多数标本均经历了漫长的冰雪复盖期,应是以数百年乃至千年以上的古陨石为主体,百年以内的标本为数不多;孙吴陨石居地年龄我已说过,上限不会超过三十年。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那细若游丝般的熔流线特征。这种只存在于亮丽如新熔壳上的远细于头发丝的纤弱熔流线在黑龙江夏季年复一年湿润多雨的环境中是决捱不过多久的。

  四,从收集到的标本质量和数量来看,据南极科考队今年最新公布的数据,迄今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共收集到12035块陨石。看似数量众多,但可惜大多数都是豆粒般大小的标本。如陨石专家在论文中所言“…可能与格罗夫山陨石颗粒较小有关,格罗夫山陨石的峰值质量约1g”、“…总共收集到陨石5354块样品,总重量62 kg”。以此推测,我国南极科考队目前收集到的一万二千多块陨石的总重量应该不会超过200千克(不排除格罗夫山陨石在今后持续收集中数量和总重量的增长);孙吴陨石的存世状况我在《也谈》一文中已有明确的说明,其存世总量应在2000千克左右,远超格罗夫山陨石目前的收集量。仅以我持有的孙吴陨石标本而论,在数量上虽不及格罗夫山陨石,但藏品总重量为300千克左右,平均每块重量在300~400克之间。从陨石峰值质量来看,后者显然大大超过前者。

  五,最后从标本的科研价值来看,收集南极陨石是得到国家重视的南极科考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0次远赴极地,调集8个科研单位动用先进科学仪器对采集到的格罗夫山陨石标本进行分类和研究,可谓呵护倍至,并取得初步成果。前段时间我在报上看到一则新闻,大标题是“我科学家在南极捡到‘宝’”,小标题是“发现一块1300克的珍贵灶神星陨石”。专家借媒体如此炫耀,看来这块陨石祘是来自格罗夫山的珍品了;孙吴陨石为民间发现,但它的科学价值决不会因其卑微的出身而折损分毫,无论是从它的岩相学特征,还是它的矿物化学特征,抑或是它的冲击变质特征来看,孙吴陨石群展现出人们所陌生的天体形态和完全有悖于传统权威理论的自然科学新理念。这从我的孙吴陨石藏品中得到鲜明的印证:从洼地熔泡标本到撞入卵石呈现的冲击熔壳标本;从撞击错位卵石标本到陨体撞击沟标本;从残存弧形陨体壳片标本到宇宙尘团块标本;从钙化卵石内呈现冲击变质斑晶标本到高脊气槽标本;从红陶状物质结构标本到沉积砾岩中呈现熔泡状空腔标本;从拉长水滴状冲击空腔形态标本到腔中腔壳片标本,无一不彰显其无量的科学价值。而在孙吴硅质陨石和孙吴玛瑙陨石中更是精品迭出,令人叹为观止。仅凭肉眼观察就能有如此不凡的重大收获,若动用科学仪器窥其微观世界必将有更多的惊人发现!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无论从哪方面来PK,格罗夫山陨石富集区在孙吴陨石富集区面前都将黯然失色。

  毫无疑问,孙吴陨石富集区的面世是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它的成因我试以“彗星说”加以阐述,因为无论是“火星说”还是笼统的“石铁陨石说”均已无法解释孙吴陨石群如此丰富的内涵,只有象彗星这样包容聚含太空杂物的天体才可能具备如此特殊的结构。希望我个人的见解能抛砖引玉,得到国内外方家的赐教,以共解孙吴陨石之谜。现在,我可以自信的说:目前世界陨石富集区之最,既不是在南极,也不是在北极,更非撒哈拉,而是在我们中国自已的土地上!请记住“孙吴”这个震惊陨石界的我国黑龙江省北部边境小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