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我的论文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一页
       

 

  孙吴陨石----生命的摇篮

  什么是生命?生物学认为:生命是具有稳定的质量和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复制)的开放性细胞系统;哲学对生命的定义是:一种以特殊状态存在的物质,是物质存在形式多样性的体现。我们知道地球本身就是浩瀚宇宙天体中的一员,所以生命来自宇宙。有关生命起源的理论有不同的版本,除去带有明显唯心色彩的创世论(神造说)和自生论(自然发生说)之外,在化学起源论(唯地球说)和宇宙生命论(泛生说)二者中我赞同后者的观点,因为在孙吴陨石上的发现支持这一理论。产生生命的化学演化进程并不局限于地球,它广泛存在于宇宙星际间。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首先应是围绕恒星旋转并处于宜居带的行星,存在氧烷水体,在星球演化中形成稳定的大气层),天体上的无机物就有可能合成为有机小分子(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随后会进一步演化产生出有机大分子(生物高分子),如:核酸、多糖、蛋白质等,最终在漫长的物质演化变异中诞生具有细胞结构的原始生命体,从而拉开生物进化的大幕。由于宇宙天体演化进程充满变数,所以当彗星解体或生态行星遭到撞击后,载有宝贵有机分子或原始生命体(也可能是生命遗迹)的岩石碎块就会象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零,让生命的希望在茫茫寒宇中尽可能的找到它们的归宿。这是宇宙生命传播论的核心观点。

  探索宇宙生命始终是人类热衷的永恒课题。我认为这是基于:一,寻找宇宙生命以缓解孤独存在的自闭感;二,若能与外星智慧生物互通信息,可实现星际文明的交融与进步,有抱团取暖的期待。然而,寻找宇宙智慧生物机遇与风险并存。从谨慎的角度来看,文明程度若远胜于人类的外星生物未必愿与我们打交道,况且万一外星文明以强凌弱,则厄运势必降临地球!暂且抛开这些想像的空间不谈,寻觅宇宙中的原始生命遗迹却是现实而有可能的,其价值虽不能与邂逅外星人相题并论,却绝对是探索地外生命征途上的里程碑。科学家近来通过对陨石的研究,已发现了存在宇宙生命的一些迹象,可见陨石是破解宇宙生命之谜最便捷的突破口。我曾在此前的论述中说过:“彗星本身就是富含冰质水份的天体,科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地球上最早的原始单细胞生命体或者孕育生命的碳质有机分子结构是隨彗星撞击地球带来的;而火星曾经与地球的生态环境相似,也有过纵横的河流和湖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大。现在,孙吴陨石集两者之大成来到地球,探索地外生命的机遇就在眼前!”。孙吴陨石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探寻宇宙生命的首选地外样本。通过我近年来对收集到的孙吴陨石库藏重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细致的观察研究,终于有了令人振奋的重大收获:一些标本岩体上看似寻常的局部结构,若肉眼抵近仔细观察审视,会从其异样的细微构造中感悟到生命遗存的蛛丝马迹。客观来讲,在目鉴手标本的简陋观察条件下,在孙吴陨石上仍发现了多例原始生命活动的遗存痕迹!原本准备加上“疑似”二字,但所发现的这些痕迹明白无误的显示出其生物活动特征鲜明,性质定义明确,完全没有必要用“疑似”这样的词汇来过渡。

  目前所发现的孙吴陨石中的生物活动遗迹是指矿生菌类侵蚀岩体无机物所留下的摄食痕迹,这种微生物活动痕迹相对于地质活动痕迹来说无论是性质上还是形态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生存于岩石矿体中的微生物以无机物为食,称为矿生生物,是细菌大家庭中的一种原始菌群,体型以微米计。人类充分利用地球矿生菌类的这种特性,创造出以湿法冶金和微生物学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微生物浸矿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细菌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以对矿物进行生物化学氧化作用,从而低耗环保的提高对目的矿物(金属元素)的浸出率(提取率)。由于孙吴陨石是彗核与火星河床沉积岩的混合体,应该得到过氧烷水体的浸润与相应的生态环境,从中探寻矿生菌类的活动遗迹决非奢望。我现郑重披露所发现的四例生命遗迹标本图片并加以阐述。在此要指出的是:标本所展示的生命活动遗迹是地外星体演化的产物,决非降落地面后受地球微生物的侵蚀而形成。依据是:展示的标本断面(破损面)新鲜而纯净,决无地面物质污染现象;若是暴露在野外日久的陨石断裂面则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地面物质的堆积和复盖。所示标本的破损现象应发生在2004~2008年间从黑龙江发往上海的邮寄途中,由于邮箱在搬运时遭受碰撞震动而导致箱内少量陨石破损,这从开箱后包装纸内散落的残碴即可得到证实,因此,本文所展示的标本断面均为新鲜破损面。图片借助相机的微距功能和电脑图片的放大功能,力求将高倍清晰的标本细部画面呈现在诸位面前。

  标本一,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标本重183克,为孙吴陨石中的富金属细粒结构类型。陨石外观形态鲜明,头部特征明显。图1展示标本的一个岩面,熔壳完整亮丽。左侧的头部形态具有动感,能感受到该陨石在定向降落时所形成的丝丝熔流线痕迹;在陨体中部有一个形态复杂的坑穴构造,它应是高空解体时暴露在外的空腔残体经陨落后形成的现状。图2展示其对应面,熔壳完整。在标本的右侧顶端下部(位于陨石头部),有一处小范围的新鲜破损区域,破损面为1.9×1.3厘米。图3展示该处破损面的细部特写。经观察,这厘米大小的破损部位上呈现出1~2毫米计丝丝点点的微小凹坑和沟槽。细部特写显示:这些斑驳细小的坑槽正是宇宙矿生菌类在岩体上留下的蛀食痕迹!若在岩体未破损时,这些坑槽应是岩体内菌群活动所形成的巢穴与孔道。图4为细部特写进一步放大的画面。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这些毫米计的微小洞穴与孔道有的互为贯通,有的弯曲穿插,大小长短不一的遍布于岩体,呈现出明显的生物活动轨迹。特别注意到,这些微型空腔体多数均具有一层薄薄的凝胶状外壳,以位于画面中央的洞穴为例,其周身包裹有一层稀薄的胶质茧状外壳,鲜明而直观,这种现象应该是矿生菌类活动的产物。在微生物摄食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消化液,便于分解提取岩体中的无机物;再则微生物具有的代谢功能也会将其排泄物不断堆积在活动层面上,最终形成茧状胶质外壳构造。图5从另一个角度展示该标本破损面的细部特写,图6为其进一步放大的画面。可清晰的观察到岩体遍布矿生菌群侵蚀的痕迹,在这些纵横交错蛀蚀而成的孔洞中,尤以右侧一处较大的蚀洞边沿展露出的茧状壁壳最具说服力。显而易见,这种以毫米计的微生物活动痕迹是无法用物理成因来妄加解释的。

  标本二,见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标本重216克,为孙吴陨石中的富金属微粒结构类型,陨石外观形态鲜明。图7展示标本的一个岩面,熔壳完整,体表生成有不同形态的气印与气槽。图8展示对应面,亮丽的熔壳上分布有众多气印。在陨体上部呈现有一个1.2×1厘米的新鲜破损面。图9展示该破损面的细部特写;图10展示该破损面进一步放大的画面。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这个破损面的岩体结构在矿生菌群的蛀食下已成蜂巢状,仅剩下残存的壁壳互为相连,间或有茧状巢穴遗迹显现其中。透过蛛网状残壁向内窥视,可感觉到里面的生物活动迹象更为明显,菌群似乎已拓展出相当的内部空面。图11、图12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该破损面的细部特写和放大画面。可观察到经微生物侵蚀后的岩体又如老树根系般扭曲纵横,盘根错节。无论是金属物质结构还是微粒粉尘结构都在矿生菌群的取食范围内,附着在金属物质带边缘上星星点点的颗粒体正是菌群代谢后的产物。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