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我的论文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一页
第二页
       

 

   标本三,见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标本重1797克,为孙吴陨石中的富金属砾岩结构类型,标本质量大密度高,有大小卵石颗粒凸显岩面上。图13展示标本的一个岩面。观察到岩表尚留存有部分熔壳,在中心部位醒目的呈现出二大一小三处凹坑,这是陨石解体时崩脱出的卵石留下的印记。图14为对应面。中央的凹穴成为岩面的主体,从形态上看这应是陨落时强气流冲击的产物,虽然坠落后受到地面物质的复盖,但仍可观察到冲击穴内当时的熔融层在高温气流冲击下所形成的凹凸起伏的浪谷皱波和隆起的棱脊以及遍布周边的鼓凸状熔泡体。岩体下部呈现解体时形成的陈旧性断裂面,岩体右侧的阴影部位为一处新鲜的破损面。图15展示右侧4.5×3.6厘米的新鲜破损面全貌,图16则为该破损面细部特写。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该破损面的上部出现一些生物蛀食而形成的孔洞痕迹,在散布岩面的大小蚀洞中尤以中部的“L”型孔穴最为突出。图17为进一步放大的画面。该“L”孔穴下部的水平状穴道长约4毫米,宽约1.5毫米,上部垂直状穴道的大小与之相仿,它们之间的接合部有小甬道相通,孔道内呈现有层次的结节状腔壁构造。这个“L”型孔穴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构造上来看,都是矿生菌类活动摄食的必然产物,符合生物活动轨迹特征,生命遗迹形态鲜明,生物成因是其唯一的结论。该标本的面世佐证了科学发现是建立在枯燥而细致的反复观察基础之上,没有捷径可走。若用肉眼在直光和侧光下观察,这个“L”型孔穴在破损面上只是寻常的小凹坑,看不出有甚异样。但如果在调整周边光照环境后再用相机微距镜头侧光拍摄,在明暗相间的恰当角度下,陨石上的生命遗迹就会幽然显现出来。

  标本四,见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标本重2110克。此标本无须再作介绍,因为它在前文中作为一个完整体已经展示过,这就是《孙吴陨石中的局部高温质变现象》一文中的标本二(参见该文原图),当时它是以展示面上方醒目的熔斑予以介绍的。这块标本在收到时即发现它的一个岩面存在一条细细的贯通裂纹,应是运输途中碰撞所致。为此,我.每次拿它时都小心翼翼的双手从两端托起。但去年9月10日写完该文清理案头时因疏忽单手去拿,导致标本断裂,形成一大一小两个断块。图18为标本断裂后的状况;图19为事后拼接复原状;图20为原显现裂纹的另一岩面事后拼接状,拼接复原后的现状与断裂前原貌相一致。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因为要重申:以该标本为例证,本文所展示的标本破损面均是在离开原陨落区域后所形成,后即存放于纸箱内,不存在地球菌类染指的可能,更不可能在十年的短期内形成岩体如此严重的蛀蚀状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标本的意外毁伤让我从其断裂面上有了重要的发现。图21为小块陨体断裂面的全视图。断裂面长为13.7厘米,最宽处为3.6厘米。为更清晰的展示断裂面的细部,特将其分作四段来观察。图22为断裂面右起首端的细部特写。可观察到岩体上方为金属物质、硅酸盐物质和微粒粉尘物质交融状结构,下方则为金属物质结构带。在两者之间呈现出一条时断时续的曲折洞穴状空腔带,腔壁粗糙斑驳,穴道内侵蚀后的矿物残体突兀嶙峋,四周孔隙穿插交错。显然,这条逶迤延伸的腔体形态决非自然形成,生物活动成因特征鲜明,应是矿生菌类留下的遗迹。图23为上图的延续,蛀蚀带沿金属物质带向上延伸。可观察到在微生物侵蚀下,岩体犹如腐朽不堪的大厦,菌群肆意拓展空间,蚀洞张口吞噬着沿途的一切。蚀洞中堆积的渣滓状物质应为矿生菌代谢后的产物。图24为上图的延续。可观察到在左侧的两个蚀洞断面上呈现出极细微的蛛网状挂丝体,上面还粘附有岩体的碎屑(这个现象在岩体断裂之际即已发现),值得关注。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陨体降落中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陨体呈扁平状不厚实,内中腔壁或能感受到高温的影响),腔壁上的有机物质被少量析出,呈挂丝状悬于腔内;二是标本在受撞击产生裂缝后,地面的小型昆虫(如地蛛类)沿裂缝进入洞穴内吐丝结网所致,因为在家庭环境中小型昆虫的活动同样存在。后一种假设较为可信。图25为上图延续,是断面左侧末端。图26为进一步放大的画面。主体蚀洞至此已渐行消失,但断面上所呈现的众多细小的蚀洞蛀孔将微生物的局部活动痕迹同样清晰的展现出来。可观察到在金属物质带上也存在着矿生菌群蛀食的大量痕迹。在右下方的蛀洞一侧还呈现有这些微生物代谢后产生的成堆鼓泡状排泄物质。图27为大块陨体断裂面的全视图。断裂面长为13.8厘米,最宽处为3.7厘米。该面仍分作四段来观察。图28为断裂面右起首端的细部特写(此面应与小块断裂面的图25相对应)。可观察到断面呈现出矿生菌群摄食所留下的大小蚀洞和蛀孔。其中重点关注金属物质带出现的断损面现象。图29为进一步放大的画面,可清晰的观察到处于岩体中间的一条金属物质带出现一处结构残缺的断损面,断损部位呈现生物活动特征,应为矿生茵类的活动蛀食区域,其代谢产生的大量固化颗粒状物体以及周围分布的蛀洞蚀孔可为证实;该金属结构带的脉体走向保持原状,未呈破坏和移动征状,若成因为天体撞击或星体地质活动,则金属结构带必定会显示出冲击质变和挤压错位这样明显的岩体巨变特征。参照图25、图26的对接面,在相应的部位同样呈现出大片的菌群侵蚀区,生物活动导致金属带断损的痕迹愈加直观。图30、图31是延续面的细部特写。它们是与之相对应的小块断裂面中图24、图23的翻版,依然蛀洞纵横,千疮百孔,大自然进化出的生命体其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图32是大块陨体断裂面左侧末端的细部特写,它与小块陨体断裂面中的图22相吻合。岩面显示菌群生存活跃,摄食形成的蛀洞蚀孔累层分布;下方摄食形成的腔穴拓展充分,在右侧的甬道中堆积了大量矿生菌代谢后的堆状或絮状排泄物。图33为进一步放大的画面。可清晰的观察到在画面右侧上方呈现出密集的菌群摄食后形成的细小蛀蚀孔洞,在较大的蚀洞内还呈现有微生物的盘卷纹堆状代谢物;在画面左侧腔穴内呈现出一片如卷曲枯叶状的黄色物体,此应为矿生菌蛀食岩体中微粒粉尘物质而剩余下的片状残骸。总之,标本四以有据可查的新鲜而严丝合缝的对应断面,和断裂面所呈现的大量清晰而直观的微生物活动痕迹,有力的论证了存在地外生命的真实性和必然性。标本四是本文的代表性实物例证。

  近来,全球科学界再次掀起探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热潮。一则未雨绸缪,为人类物色今后宜居的星球;二则痴情不泯,为揭开宇宙生命之谜而殚精竭虑。最新动态有: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开普勒探测器用自身天文望远镜捕捉到一颗距地球1400光年的类地行星,命名为开普勒-452b,它围绕一颗恒星旋转,距离恰好处于宜居带,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液态水;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教授和他的合作伙伴近期宣布,将立项投资一亿美元以寻找外星智慧生命。霍金认为:“是时候去寻找地球外的生命了…在宇宙的某一个地方,或许外星生命正盯着我们看。”我国也已开始付诸行动,在贵州省黔南地区利用天坑地貌正在动工兴建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把人类探索的目光进一步向宇宙深处拓展,这将使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世界天文观测一流的顶尖水平。这一切无不显示出人类勇于探索开拓未来的进取精神。同样,孙吴陨石系列论文(在本网站发表的孙吴陨石系列文章在改为论文格式后已悉数在学术期刊上全文发表)和本文所最终披露并阐述的孙吴陨石生命遗迹标本均彰显出国内民面陨石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命孕于天体演化之中将成为人们的科学共识。浩宇原无解,求知未有终。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从有机化合物进化到有机生命体,宇宙生命演化史中的大量未解之谜始终是激励人类不懈探索的无穷动力。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