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
|||
返回首页 | |||
加入收藏 |
第一页 | 第三页 |
标本十,见图33、图34。 图33 图34 标本重865克,硅质岩结构,呈深灰色间杂白条纹。图33展示标本一个岩面。标本近似卵圆型,体表遍布硅质陨石特有的桔皮纹。观察到标本左侧呈现出白色矿物结构的条带状纹路,并在条带周围形成一圈浅色的冲击扩散区。从条带纹路左下角的一小块破裂面来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白色物质结构带应是石英矿体所组成。图34为标本另一面,观察到白色石英脉体在岩面呈盘曲蜿蜒之势向周围扩散延伸。部分岩表呈土褐色,粘附地面物质的痕迹明显。此岩面应为陨体降落时最先触地的头部。此石极具研究价值,因为它是两个熔融中的天体碰撞陨击的产物。一方是熔融状态下的深灰色硅质胶态体,另一方是体量较小的白色石英质熔融体,双方的浅度撞击导致小石英体完全融入硅质天体内,并在陨体上形成灰白相间的冲击石英脉体和扩散状纹理。由于此时陨体在降落中趋向冷却,所以这种陨击而成的外观表象得以永远定格。 标本十一,见图35、图36、图37、图38、图39、图40。 图35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标本重2171克,硅质岩结构,呈淡粉色过渡浅棕色。标本外观遭人为改变而非原貌。此石的现状对我来说是个经验教训,那是十多年前我刚开始收集陨石之际,全凭感觉行事。曾觉得这块标本岩表附着物过多,隨手将它浸入水盆中用板刷清洗,待到拿起再看时,该石已面目全非,岩表竟被刷去整整一层!当时只知该石硬度高,用刀片在其岩面刻划也仅现隐约可见的一丝条痕,谁知在水中竟如此不堪一击。然而教训转化为收获,让我在无意中得窥此石之奇异特性。该标本外观独特,呈不规则的板状体,岩面长17.5厘米,最宽处近10厘米,板状体厚度在6~6.5厘米之间。由于板状体的厚度较均衡,所以对应的两个岩面基本呈平行状态。图35展示标本一个岩面。该岩面色泽较深,以浅棕色为主体。观察到在平坦的岩面上遍布大小深浅不等的撞击坑,虽然岩表外观已非原貌,但撞击痕迹仍清晰可辨。图36为该岩面的细部特写。图37为对应的另一个岩面。该岩面色泽较浅,以淡粉色夹少许白色为主体。观察到此岩面的撞击痕迹基本是以撞击嵌入体的形式呈现,因此可以判断,该陨体在坠落过程中,上一面先遭到小颗粒天体的撞击,并在胶态熔融体上留下众多的撞击坑;随后在陨体转换角度降落时,这一面又遭到矿物团块的撞击,由于此时陨体已开始冷却,致使撞击体只能嵌入其岩表。图38为该岩面细部特写。图39与图40是展示板状陨体厚度的两个侧面。要指出的是,该陨体初始形态并非板状,由于降落中两个对应的岩面先后受到大面积撞击,在撞击振动波相向作用下始形成现在的板状体外观。通过以上观察可以认为,该标本岩面所呈现的淡粉色及白色部位应是它的本色,也是其原本的物质结构;而呈浅棕色的部位则是撞入体自身矿物与被撞体矿物互融后在岩面的体现。另外,岩面嵌入体为细粒结构,与孙吴主体陨石的此类结构同脉,所以撞击体应源自孙吴主体陨石。综上所述,此石是孙吴陨石中最值得珍视的标本,体现在它独特的整体岩石结构和物理特性上,这样的天体矿物结构应为首见。我坚信这块硅质陨石本身就是科学界尚未发现的一种宇宙矿物体(而非陨体内的矿物颗粒)。说它是天体探索上的重大发现并不为过。做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不想让这样的瑰宝在国内遭受不公正的冷落而湮没于无知的灰埃中;更不愿看到日后国外学者写出有关孙吴陨石的专业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为此,我向国内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发出呼吁,请你们及时与我联系洽谈对该标本做切片以检测其矿物成分的具体事宜,这样的机会对双方同样宝贵!我所指有资质的机构只限国家指定对南极陨石分类命名及研究的那八家科研单位(其中抹黑民间陨石文化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除外)。我不想再久候你们回音,三个月内若不见答复(七月底止),视作你们自动放弃。此文为证,我已尽到了公民的义务。我的网易邮箱为:gengkaiyuan1028@163.com。 标本十二,见图41、图42、图43。 图41 图42 图43 标本重3475克,拉斑玄武岩结构,呈片状灰白相间色泽。拉斑玄武岩在地球上的大陆与大洋洋底均有分布,主要由拉长石、辉石和氧化铁矿物的斑晶与二氧化硅玻璃质组成,两者的区别在于大陆拉斑玄武岩的二氧化硅含量要略高于洋底拉斑玄武岩。所示样品为孙吴陨石溅落区发现的唯一一块这种结构的单体标本,证实陨石中存在这种物质结构的岩体。图41展示标本的一个岩面。岩体外观圆润,分布有一些紧密相邻的大凹坑,坑体光滑舒展,为典型的气流冲击熔融体形成的气印形态。图42为该岩面的细部特写。可清晰的观察到标本的斑晶结构,硅质感强。夹在两个相邻大气印坑中间的一道坑壁象堤坝一样高高耸起。图43为陨体的另一面,岩面平滑,有少许小气印分布。 标本十三,见图44、图45、图46、图47、图48、图49。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图48 图49 标本重7601克,石英岩向硅质岩(玉髓)质变过渡类型,陨体色泽斑驳。此石同样是集科研与观赏双重价值的重量级标本。图44展示标本的硅质岩面,此展示面呈现出该标本遭受小颗粒天体密集撞击的鲜明痕迹。可清晰的观察到由于受到陨石雨的持续袭击,尚处于熔融状态的硅质陨体表层石皮被撞击的支离破碎而面目全非,形成由无数棕、黑、白、褐色小斑块聚合起的斑驳陆离的岩面,恰似莽蛇皮状。其中棕色点块为岩表残留物(图中右侧可见保存下的部分原棕红色岩表),黑色隐性斑块为体内隐约可见的陨击撞入体,白色痕迹为因陨击而溢出岩表的硅质胶液,而褐色部分则是与撞入体物质产生熔融而改变色泽的硅胶体。在陨击面上尚可见到后续的撞击中因被撞体硅质趋于冷却而被阻止于岩表之上的嵌入体,从物质结构来看,这些撞击嵌入体均来自孙吴主体陨石。图45、图46、图47为该陨击面不同部位的细部特写。斑驳破碎的岩表,硅胶体内隐约可见的黑色撞入体团块,溢出岩表的白色胶液,止步于岩表的嵌入体等均历历在目。图48为对应面。此面为石英岩结构,在左上方还延伸有一条石英质筋脉。可观察到岩面有三处嵌有矿物集合体团块(来自孙吴主体陨石)的陨击坑。由此可以推断:在陨落过程中,前述硅质岩面先遭到小颗粒陨石雨的持续袭击,岩面遭受重创;在随后的翻滚降落中石英岩面又受到了短暂的矿物团块撞击,并形成目前的现状。图49是该陨体的一个侧面,可看到那条石英筋脉的向上延伸轨迹。观察的重点在于通过侧面岩体中深色玉髓岩层逐步向浅色石英岩层递进的层理构造变化,了解天体中存在的岩石质变演化进程。此标本是陨石家族中呈现经典陨击形态的罕见样品。
|
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