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
|||
返回首页 | |||
加入收藏 |
第一页 |
孙吴陨石中的冲击角砾岩化现象
陨石专家认为球粒陨石母体之间的高速碰撞会在陨石体内产生大量的冲击效应,它主要包括冲击变质和冲击角砾岩化。冲击变质基本上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由冲击波压缩产生的陨石体物理与化学特性的变化;冲击角砾岩化则是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的结构位置的改变以及物质的搬运。 宇宙天体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的这种冲击效应 , ,在孙吴陨石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孙吴陨石中存在大卵石颗粒(砾岩颗粒)与硅酸盐物质混杂型结构的大量标本,我在论文中已有阐述。这类有卵石状颗粒结构的陨石与普通球粒陨石在结构上虽有差异,但同样能显示陨石碰撞所产生的冲击效应,而且观察效果更清晰鲜明。我在“向专家请教”一文中所例举的“标本一”是很好的例证:照片显示标本一侧的粉尘状物质团块在冲击效应下,其原有的黄褐色大部分转变为灰色,这是因为包裹在粉尘团块周围的基质微粒在冲击波压缩作用力下被瞬间推向粉尘状物质团块之中所致。这就是冲击效应之一的冲击变质现象(完全由黄褐色微粒 - 等粒粉尘状物质组成的孙吴陨石 D 类标本,我将在今后专题介绍)。而该标本另一侧的石英颗粒所呈现出的物理性破碎及基质的渗入,则是冲击效应的另一面,冲击角砾岩化的典型实例。由于冲击变质是陨石内部物质在冲击效应下产生的质变,专业性较强;而冲击角砾岩化是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的,一目了然,直观效果好,展示性强,它包含了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确切的说,冲击角砾岩含有受冲击变质的角砾和岩屑。冲击角砾岩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它必须具备陨石颗粒的分异特征,就是破碎颗粒的裂隙中必须呈现基质的渗入和胶结现象,它代表着在亿万年的漫长时期内球粒陨石的分异演化过程。在此,本文特登载一批孙吴陨石中的冲击角砾岩化标本照片,一则为专家的论文作实物验证,二则也供广大星友共同欣赏陨石在外力作用下呈现的分异现象和早期的动力演化。 标本一(图 1A )(图 1B )(图 1C )(图 1D )。
图 1A 图 1B
图 1C 图 1D 图 1A 展示的是标本断面的全貌。可看到内部存在空腔构造。图 1B 展示一颗卵石(砾岩颗粒)在冲击角砾岩化作用下所形成的蛛网状裂隙以及具有胶结作用的基质渗入裂隙中的细部特写。图 1C 则是另一颗卵石受创后在上部形成的几条细小裂纹,同样有基质渗入其间。图 1D 则展示在强烈冲击波作用下,此块卵石已完全断裂成三块,大量基质填入后逐渐形成较厚的胶结层。注意,在该卵石的右下方可见到一条黑色的脉体,这是陨石在宇宙碰撞时局部熔融的产物,称之为“冲击脉体”,是陨石冲击效应中冲击变质的典型特征。在球粒陨石中黑色脉体是呈网状分布的,由于孙吴彗星陨石内部多空腔构造,所以脉体的网状分布无法完整呈现,但局部熔融后的墨色脉体却是清晰可见的。
|
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