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我的论文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孙吴陨石中的被撞击现象

 

    本文所要阐述的“被撞击现象”有别于上一篇所说的“冲击角砾岩化现象”。本文是指孙吴陨石遭遇的小颗粒天体撞击现象;而上篇则是指陨石母体之间发生碰撞所产生的冲击效应。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孙吴陨石中的被撞击现象又可分为两类: A 类、孙吴陨石母体遭遇的小颗粒天体(卵石)撞击现象; B 类、孙吴陨石在坠入地球后遭遇的太空沙砾撞击现象。

    A 类;孙吴陨石母体遭遇的小颗粒天体(卵石)撞击现象。

    我在“孙吴发现彗星陨石”一文中指出:“这类(含有卵石颗粒)标本应该来自与地球自然环境相类似的行星,在行星早期遭受到外来天体的巨大撞击后,岩石碎块逃逸行星的引力,其中的一些岩石碎块后来为彗星俘获并成为其组成部分”。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最近从火星上传回的照片巳证实火星上曾经有河流,并且存在大量经河水搬运冲刷而形成的鹅卵石。暂且不论孙吴陨石中有卵石(砾岩颗粒)结构的岩石标本是否来自火星,但可以认为:在行星撞击事件以及之后的陨石母体互相碰撞事件中,一些原本存在于行星岩块外沿的卵石在猛烈撞击力作用下会被震脱而崩离于岩块之外,从而与大量太空沙砾一起伴隨岩块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这种现象在孙吴陨石的陨落爆炸解体过程中同样存在,众多标本上呈现的卵石崩脱后遗留的凹坑痕迹便是佐证(卵石凹坑痕迹与陨石气印在外观形态和形成原理上均截然不同)。那末,这些行星岩块(陨石母体)和伴隨它们的成群卵石以及太空沙砾在彗星到来之前的漫长时期内,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冲击应是大概率现象(陨石母体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效应同样是这种现象的产物)。陨石母体与卵石相互撞击的结果不尽相同(由各种因素所决定),来袭卵石或者被撞得粉身碎骨,解体为更小的太空沙砾;或者直接高速撞入岩体内部,重回母体,成为其物质结构的组成部分。这里所要展示的就是卵石通过撞击而重返母体的孙吴陨石 A 类标本。

标本一。见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

图1

图 1 展示有撞入卵石颗粒的标本断面。可以观察到有三处明显的卵石撞入点。

图2

图 2 为标本背面,残存熔壳清晰可辨。

图3

图 3 展示其中最大一颗撞入卵石的细部特写(以下简称:撞入卵石)。这种撞入卵石与原本存在于陨石岩层中的卵石(以下简称:原存卵石)的本质区别是:撞入卵石在高速冲击并撞进陨石母体的瞬间所产生的冲击融熔现象导致在卵石外表迅即形成一层或多层厚厚的金属物质熔壳。这是因为金属物质的熔点低于硅酸盐物质,卵石撞入岩体瞬间产生的冲击融熔高温现象必然导致岩体撞入点受热范围内的金属物质率先融熔并汇集于撞入的热源卵石周围,从而形成冲击熔壳。而原存于陨石岩层中的卵石则不可能具备这种冲击熔壳的构造。图 3 的细部特写清晰的显示出该撞入卵石多层次的冲击熔壳构造,可观察到最里层紧贴卵石的熔壳极薄,类似陨石熔壳。

图4

图 4 展示冲击融熔的高温导致该卵石的熔壳局部出现熔斑现象。冲击融熔现象在陨石中并不罕见,上文提及的陨石冲击效应中的冲击脉体同样是冲击融熔作用的产物。

图5

图 5 是该标本第二颗撞入卵石断面的细部特写。可观察到该卵石结构较松散,应是由众多小石英颗粒聚合而成。它周围同样有冲击熔壳包裹。

图6

图 6 是该标本第三颗撞入卵石断面的细部特写,仍可分辨出有一层薄薄的冲击熔壳存在。

图7

图 7 为孙吴陨石群 中无冲击熔壳的原存卵石图片 ,以与撞入卵石作对比。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