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星陨石网

我的论文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第五页      

 

标本五。见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

标本五(图5A)

标本五(图5B)

标本五(图5C)

标本五(图5D)

标本五(图5E)

  这是一块更为神奇的球体空腔陨石的壳体残片,标本约占原壳体的五分之一强,其形状恰似一块西瓜皮。密度大,手感较沉,为金属物质含量较高的微粒—细粒物质结构。图5A展示该标本拱起的腔壁外壳,可看到尚有部分熔壳存在,存在一处应为卵石脱离后形成的凹坑,壳体表面有卵石分布。图5B为细部特写,可观察到壳表有一颗玉髓质地的卵石,玉髓表面呈现出经历高温气流冲击后形成的大片麻点状烧蚀坑。图5C展示壳体残片的内壁。从标本内壁弯曲弧度的两端测量,可大致推算出该球体空腔陨石的直径在22至23厘米之间,壳体壁厚在l.8至4.5厘米之间。图5D展现从侧视的角度观察弯曲的瓜皮状岩壳。我在论文中提到:“从一些标本残块来分析,有的标本空腔体积可达其自身体积的一半以上”,此空腔标本正是这种情况。这种瓜皮状的空腔陨石标本固然令人惊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孙吴陨石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此标本独特的空腔构造注定了它只能是来自宇宙的单体陨石,因为陨石母体爆炸解体后的碎块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构造的;再则,这块标本(或此类标本)与其它孙吴陨石均收集于同一陨落区,除了构造不同,它们的岩石物质结构组成是相同的,这说明这片陨石溅落区的所有陨石均来自同一彗星体。这类单体陨石或是追隨大陨石(众多陨石的母体)即刻而至,或是在不长的时间段内接踵而降。圈内同好所言“定点陨落”确有其道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那分裂成若干块的残体相继撞向木星的壮观场面(二者在规模上无法柤题并论)。最后,这块瓜皮状空腔陨石也佐证了我的论点:孙吴陨石中的空腔应该是彗星体中水和气体冷凝而成的冰块“收容所”。观察这块空腔陨石壳体残片,可以发现它的原形其实象微缩版的彗星,是冰块与岩石的结合体。笔者大胆推测它的成因:最初它只是在彗核冰壳上滚动并壮大的冰坨,后来逐渐游离于彗核与彗尾之间,并且不断有宇宙间和彗星体本身的微粒、细粒物质(包括宇宙尘埃、太空沙砾以及隨行星残体而来的卵石群)粘附并板结于冰坨表面,经过若干亿年的长期演化而最后成形,从此标本的物质结构来看,正是由上述宇宙间的微粒、细粒物质以及卵石所构成,尚未见到行星陨石中由地质作用产生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岩石)。所谓的空腔体原本在宇宙中是内裹坚冰的实体,而且有着厚实的岩壳,否则在天体冲撞频发的宇宙环境中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在坠入地球大气层的翻滚陨落过程中,隨着外表岩壳因烧蚀汽化而逐渐变薄,其内部的宇宙冰团也开始由固态向液态气态转化,隨后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爆炸解体,坠入地面后只剩下外层的岩壳残片,实芯变成空芯,成了今天的标本现状。这种岩壳裹坚冰的彗星陨石,其准确的名称应为冰芯陨石,它是在彗星环境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构造的小天体,与母体形影不离。我们能有幸一睹其真容,是因为在彗星发生的剧变中,这种小天体隨彗星部分残块脱离母体而去,最终将地球作为了自已的归宿之所。标本空腔内的冰团虽然无法见到,但空腔的内壁是天体包裹宇宙冰块的实际接触面,具有科研价值。图5E为标本内壁的细部特写,可清晰的观察到内壁局部出现熔斑现象,这说明在冰团汽化而壳体坠地后曾处于短暂的高温状态中。另外,内壁未见熔壳,说明该标本为低空爆炸产物,内壁未及形成熔壳。

上一页
下一页